湖北咸丰:岁月的深情

发布时间:2024-10-08   来源:网络   阅读:1306

从卷烟经营者的亲身感受,到烟农对市场的准确把握,再到乡村振兴的蓬勃助力,岁月的痕迹和鲜活的故事,让我们得以了解了四十年烟草行业的变革。

营商环境持续优化

刘老板是恩施州咸丰县最先经营零售卷烟的那一批人,与一批又一批烟草人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她说:“这几十年,从当初的烟草摊到现在的烟酒专卖店,我们一家最该感谢的就是烟草人!”刘老板意味深长地说:“与烟草公司打交道的这几十年,好像一切都变了,又好像一切都没变。变的,是订烟的方式;不变的,是烟草的服务。”

回想起当初的经营场景,刘老板需要先到烟草公司门市部开烟单子然后才能拿到烟。当时卷烟的品种还不像现在这么多,总共也就那么几个品种。一大清早她就要去烟草门市部排队,去晚了就开不到单子了。一手交钱一手拿货,每次都要把烟看得很紧,生怕把烟搞丢了。

从最开始的烟草摊,到现在的门店经营;从最初的进烟排队,到现在的送烟上门;从最初的现场订烟到电话访销,再到现在的微信等多平台订货,从最初的纸笔库存盘点到现在的知音通、终端打造;从最初的自己经营到现在的自律小组经营理念探讨……看着这一路的变化,让我们看到烟草行业发展的初心与守望,真正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客户的满意是行业永恒的追求。

图1 烟草工作人员上门指导

烟叶发展稳步向前

高乐山镇老里坝村十组烟农肖传文种烟快40年了。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,肖传文结束学业,回到村里租赁土地,就与烟草部门签订种烟合同,打开了增收的门路。近40年的种烟历程,其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、起伏跌宕,肖传文是体会最深的。从当初“一窝蜂”地组织生产,到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,曾经一度让人怀疑,烤烟生产是否已是“夕阳产业”?然而肖传文坚持下来了,因为他深信只要科学种烟,提升烤烟品质,种烟永远都会有收益。至于市场的波动起伏,他心里明白,那是市场规律的表现,烟农也要有抗风险的思想准备。在肖传文眼里,种烟也得学会看市场。

从1981年开始到1999年,国家对烟叶收购价格一共调整了11次。尤其是经历了1996年全国烟叶超种超收的严重局面,通过对烟叶生产进行“大调整”,才确保了烟叶生产平稳发展。40年来,恩施烟叶生产也从曾经的产销脱节、无序发展、大起大落,实现了产销衔接、计划种植、稍紧平衡的历史性转变,产业发展保持了平稳健康的态势。

对此,老烟农肖传文是体会最深的:“这么多年烟叶的发展变化,从最开始的无序发展到现在的计划种植,实际上是从根本上保护了我们烟农的利益,让我们真正赚到了钱。而且,在烟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普通烤房变成了现在的密集烤房,从一家一户育苗到现在的集中育苗,从过去的小水窖、小水池、小塘坝“三小工程”到现在水源、水池、沟渠和管网综合配套的系统工程,生产条件真正得到了改善。不种烟没道理啊,种烟肯定会赚钱啊!”在一种朴素的市场观的指导下,肖传文一家常年种烟面积保持在80亩以上,收入维持在30万元左右。他已成为地道的职业烟农。

乡村振兴提供保障

恩施州咸丰县黄金洞乡五谷坪村是咸丰烟草专卖局(营销部)的乡村振兴帮扶村。几年来,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咸丰县黄金洞乡党委、政府支持,立足行业优势,按照“产业组合优、市场销售优、群众收益优”的总体思路,积极探索和构建“以烟为主、多业协同”的“烟叶+”多元产业集群,从而实现综合体内农民富、农村美、产业强的乡村振兴帮扶之路。

工作队进村以来,加大烟田产业路、新建烤房、荒地复垦等项目投入力度,全力发展烟叶产业,实现烟叶规模化种植2070亩,使五谷坪村成为全县烟叶种植规模最大的行政村。今年,五谷坪村计划收购烟叶5000担,预计产值可达900余万元。

但在这之前,五谷坪村距离咸丰县城70多公里,属偏远山村,道路、产业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制约着烟叶生产村路,为解决烟叶产业瓶颈,留住烟农,咸丰烟草便把驻村的首要任务确定为修通“产业路”。去年9月,产业路正式开始施工。当村民们目睹施工队伍搅拌水泥、浇筑地基,禁不住心潮澎湃:“这条路真是修到了我们的心坎上,大家的交通安全有保障了,以后交售烤烟也解决了大难题。”

在解决道路问题的同时,咸丰烟草充分发挥行业优势,在五谷坪村设立收购组,配备3名烟叶生产技术员。同时争取上级烟草部门投入180万元,新建烤房5座,大棚10座,维修烤房20座,举办烟叶生产培训20场,累计500人次。

在这样的时代跨度上,他们的坚定信仰和无畏奉献都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,更是他们对未来发展的殷切展望。作为新时代的烟草人,我们也应当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继续书写未来的烟草故事,描绘更新更美的篇章,与企业共成长。(钱鑫)